top of page
Search

2月作家 italo calvino - 读书会 II

  • KJ
  • Jan 30, 2016
  • 5 min read

*

这期的读书会,以有趣的影片作为开场。


由the industry 和L.A. dance project 合作的 "看不见的城市 the invisible cities",是根据同名文学作品改编的歌舞剧。有别于以往传统的舞台装置和观众席,表演地点设在美国的客运站 union station tain terminal。所有表演者将在车站里不同的驻点同步进行表演,观众可以自由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观赏方式,而所有的音乐歌声将通过事先佩戴好的无线耳机传播。


歌剧主页链接 : http://invisiblecitiesopera.com/



**

经过一段时间的 italo calvino 阅读小时光,于此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 KJ x <cosmicomics>

加入编辑团队的好处,就是即使自己只有一本italo的书,却为了有效做记录而快速查阅了他的其他作品,无形中更能理解为什么他会被称为文学大师。italo能横跨不同的写作题材不同的写作手法,文字却不失想象空间。比如这本书里有篇短文:喜爱色彩的男主角和厌恶色彩的女主角,在世界初成型一片灰白浑浊下认识,慢慢有了青峦和蓝海后,男主角总急于要分享他眼中鲜艳的世界,女主角却藏匿在阴影里不愿出来,最后消失在黑暗里。让客观的颜色理论多了人性的丰富。由于对书中主角Qfwfq 的命名方式感到好奇,上网查询后有人说它是神的化身,因为你不但不能直呼这个名字,而且他化身成各种生物出现在每一篇各不相关的章节里。


/ Tiek Chia x <看不见的城市>

在一次的krabi (泰国南部沿海小镇)旅行中,碰巧正在阅读“城市与符号”这个章节,虽然认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象征符号,却无法在这里找到共鸣。 Krabi 作为旅游旺地,为了迎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无论当地人的行为举止打扮穿着还是餐厅的食物菜单也偏向国际路线。在文化差异被拉近的同时,是不是也丧失了这个城市本来独有的文化底蕴?


{ Doris 补充 : 几乎多数的旅游胜地都变相成为商业基地,但并不是每一个地方如此。这让我想起西班牙每逢圣诞节就会封路禁止车辆通行,接着大家便共享整条街喝酒狂欢,这是属于他们的传统习俗。另外有一次随老师到十八丁(霹雳),目睹了当地一个有趣的饭后赌博娱乐。架子高处摆着玻璃瓶,里面被放置两只斗鱼进行比赛,而所有居民仰头紧张等待赌局落定谁家。且不论这个游戏的道德性,它的确是十八丁的一种生活文化。}


/ Money x <看不见的城市>

上大五时,在老师的推荐下,全班同学几乎都阅读过“看不见的城市”。这本书赋予我们很多想象空间,同样的内容每个人却有不同的解读,就好似一杯白色液体,你可以说那是自来水,也可以说那是100号。我特别记得其中一个章节 “瘦小的城市”,在一个四面无墙,上下无板 的空间,只有水管四周蔓延伸展,构成一处看起来像是浴室的地方。


/ Balqis x <the invisible cities opera>

我特别喜欢the invisible cities opera 移动歌剧的呈现方式,观众不再是抽离的观赏角色,可以选择定格一个表演者随他一起移动,或者选择停驻定格一个画面,任由各种不同的表演者经过,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倾向。就像书本里面对于城市的描写,每个人都读到它不同的面向。


look more at : http://readbooku.wix.com/booku#!Invisible-Cities-Opera/jvkop/56ca98a50cf25df937231d1f


/ Hui Min x <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italo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里有五个价值主题:轻l 快 l 准 l 显 l 繁 , 而我个人偏好“轻”的概念诠释,italo以作家为例,如何用“轻”的词语来展现重的词意。当中还引用神话故事美杜莎,凡与她眼神交接的人都会化作雕像,然而柏修思只是以轻盈的翅膀为辅助,并 通过镜面反射的影像就将美杜莎沉重的头颅砍下,由此可知,“轻”也可克“重”。质量极轻的原子却能组成容纳万物的宇宙。当我把这些概念投射在建筑原理,便开始思考如何减轻建筑形体上的重量,并营造浓重的空间感。


look more at : readbooku.wix.com/booku#!輕-Lightness/jvkop/56b7004c0cf2b4e0b61ec5aa


/ Stanley x <帕洛玛先生>

作为第一本认识italo的书,一开始选择它是因为页数最少,能在短时间翻阅完,结果却出乎我意料。italo 的叙事手法既细腻又隐晦,即便只是描述海浪如何从海的另一端到彼岸。italo 不只是观察事物入微,他甚至以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在观察当事者在观察的事物。因此几乎每篇文章都需要反复阅读,几页后就必须搁一旁让脑袋消化,这类文学对于偏好叙述风格直白的我较为吃力。


/ Doris x <美国讲稿>

我认为italo 讲述的“轻”有两种:一种是羽毛物形之轻,能抵消重量。另一种是原子物状之轻,能营造重量。作为大学讲师,我常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去思考如何为建筑留白,善用实与虚来强化空间。而在“快”章节里有一则小故事:关于庄子用了长达十年的时间作画,十年期间他完全不动笔,当身旁的人疑惑时,他只是强调等待,直到期限最后一天才提笔绘出当时最漂亮的画,是“慢”累积了最关键时候的“快”。


/ Vincent

第一次参与italo的分享会,大家的阅读心得和故事分享也给了我一些想法。那部歌剧对我而言,主观来谈的是一种个人选择,客观反映每件事情都不同的角度,就像美杜莎的故事一样,当我们总是习惯看她的眼睛,却不知道只要转换一下角度,事情就会有所变化。“看不见的城市”里的皇帝和所有的领导人雷同,应该有更大的胸怀去包容不同的声音。



***

本期短文赏析 : <the adventure of photographer, difficult loves>


故事摘要:通过一个从本来不愿摄影到迷恋摄影而最后退出摄影圈的生活,来探讨何谓摄影。在摄影开始盛行的年代,但凡有伴侣和家庭的人都热爱拍照来记录彼此的生活,而单身的主角Anthony 变成了常常替身旁的人拍照的第三者,却也因此影响他一旦做了就要做好的决心。但是他认为记录生活就应该把每分每秒完整拍摄下来,而不是单面地选择或营造自己想要的画面,比如一个正在玩沙的小孩,定格的照片里大家只看到他开心的,殊不知下一画面他就在大哭。


在为一名女孩拍照时,尽管女孩不断摆出各种姿势,Anthony仍然觉得捕捉不到她真实的个性,直到褪去她身上所有衣物,感受她炙热的目光,他才抓住对的感觉,而这个感觉也导致他爱上了她。他们一起同居后,Anthony 更疯狂地拍摄女孩,无论是酣睡夜间还是静坐,女孩无法忍受自己的生活被摄影强奸而离开了他。Anthony 变成拍摄关于她的回忆,她坐过的沙发喝过的水,每段时间光线不同的变化。


他也拍摄报纸上刊登的照片,第一摄影第三人的摄影让他有了微妙的想法,他撕碎了所有拍过的照片并堆积在报纸的照片上,按下最后一个快门后便从此结束摄影。不知是尝试了各种摄影的可能性,或者是已经用一张照片记录了其他所有照片里的故事,他再也不拍照了。




/ TS 为大家介绍两部也同样以特别的手法来探讨摄影的电影 :-


"REAR WINDOW 后窗" by Alfred Hitchcock. ( ts: 摄影师在家修养时,窥看对面公寓每个人的生活,意外发现谋杀案 )

"BLOW-UP 春光乍现"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 ts: 这部片子后来成了王家卫的创作灵感 )




 
 
 

Comentarios


Featured Posts
Recent Posts
Archive

CURATORS

Doris Q.

Huei Miin

KJ

 

ADVISER

Tat Sing

Wei Ping

LIBRARIAN

Huei Miin

BE IN TOUCH

24 Jalan Sepakat 9, Taman United, Kuala Lumpur 

  • Facebook - Black Circle

FOLLOW BOOKU FACEBOOK

PAGE FOR LATEST UPDATE!

bottom of page